开发区瞄准“双碳”战略机遇“加速“抢滩登陆”,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思路,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紧盯行业头部企业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加速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新增长极。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想必大家并不陌生。那么这些装备发出来的电除了用于企业生产、用户使用之外,剩余的电去了哪里呢?今天带大家看一看我们的城市充电宝究竟长什么样?
眼前的这个大箱子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型号为EF-036液流电池电堆,也是入选了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备优选推荐蒙东地区唯一的储能装备。别看它个头跟打印机差不多大,但是它却是一个大型“城市充电宝”,它不仅可以把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电能储存起来,等使用时释放,具有储存量大、布局灵活,扩容方便等特点,同时它的电解液可以解耦,循环寿命长达20—25年,并且电解液可回收再利用,广泛适用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场景储能。内蒙古蒙东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窦睿告诉记者:“因为我们都知道风电和光伏,包括新能源,它的发电是具有间歇性的,它的发电尖峰期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的用电尖峰期,导致有很大一部分电能是被浪费的。那么储能系统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就是将这些多余的电能或者说不稳定的电能将它储存起来,当每天光伏或风电发电退坡的时候,将这些电能释放出来,增加我们整个地区的新能源利用效率。”
这个产品来自于4.5GW液流电池电堆生产集成能力及全产业链项目,由内蒙古蒙东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20.5亿元,分三期建设,整个项目预计2026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当前,一期首条年产能300MW液流电池电堆全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作为开发区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重点项目,2022年10月,企业入驻了总投资3.8亿元的开发区标准厂房,除了同步配套办公楼、宿舍楼、食堂,完善园区道路、管网、绿化及水、电、暖等基础设施,还享受了厂房租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好政策。“我们下线的液流电池电堆,它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台液流电池电堆的产品下线,它也在预示着我们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在通辽市乃至整个蒙东地区的产业落地走出了第一步。未来我们会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将整个液流电池系统的产业链在通辽完整落地。”内蒙古蒙东液流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窦睿说。
搭建平台、产业集聚、配套完善,开发区助力企业发展的这套组合拳,让企业没了后顾之忧,有了发展动力。近年来,按照“招龙头、引链条、聚产业”的思路,开发区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承接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能装备等产业,通过引进一个项目,串起一个链条,兴起一个产业,也让这座新城有了无限的绿色可能。
在总投资5亿元的英利650MW高效智能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对生产厂房进行内部装修,预计10月底完工投产。据了解,该项目主要建设1条年产650MW高效智能光伏组件生产线及相关附属设施,全部建成后年产值达8亿元,将填补开发区光伏组件产业空白,对开发区在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独立系统、光伏+创新应用等光伏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基础和长远性意义。英利新能源通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告诉记者:“项目的建成填补了开发区光伏组件产业空白,是开发区高标准、高水平性、高创新力发展光伏装备制造产业的主力军和支柱型企业项目之一。中国英利作为光伏产业链上的知名企业,将在开发区加大投资力度,全力打造光伏太阳能组件和储能生产基地,未来计划投资TopCon电池产线,推动通辽光伏和储能产业做大做强,为进一步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在通辽区域内集聚,发挥强链、延链和补链效应。”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开发区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和环境优势,依托通辽千万千瓦级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的光伏装备需求,重点引进了4.5GW液流电池电堆生产集成能力及全产业链项目、英利PACK储能和光伏组件项目、天楹重力储能装备制造项目、增材制造产业园项目、光子晶体特种光纤生产项目等,逐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推动高端装备制造规模化发展。按照产城融合、产研一体的发展思路,开发区强化招商引资、主动借力发力,强化政策配套、优化承接环境,狠抓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承接,积极推进标准厂房二期建设,不断提高园区规划承载力和产业集群聚合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